人工智能

随着大模型的发展,AI智能体将从执行工具演进为决策伙伴,驱动产业革命。到2035年,全社会的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算力增长的背后,是对新一代算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挑战,但在这过程中,同样也伴随着不小的机遇。
日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
如今,健康管理已成为日常刚需,但笨重、需频繁查看数据的传统穿戴设备,无法满足用户对“便捷+贴心”的需求。追觅AI智能戒指的突破藏在“震动”二字里:它彻底告别了传统智能戒指“被动等待APP查看”的局限,以主动交互感知重新定义人与设备的关系。
谷歌与AI初创公司Anthropic正式敲定一项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协议,谷歌将向Anthropic提供多达100万颗自研TPU专用AI芯片,计划2026年部署,可为Anthropic带来超1吉瓦算力。这一规模堪称当前AI硬件领域最大交易之一,标志着全球AI基建布局全面加速。
“十四五”以来,我国在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国家数据局数据显示,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
当地时间周一,OpenAI 正式推出 AI 浏览器 ChatGPT Atlas。这款仅适用于 macOS 系统的产品,以深度整合 ChatGPT 为核心亮点,向谷歌 Chrome 在浏览器市场的霸主地位发起直接挑战。
通用人工智能(AGI)和人工超级智能(ASI)可能会催生一种新的外星智能形态。事实上,传统AI大致基于人类智能的本质构建。AGI和ASI可能也会沿着与传统AI相同的路线设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8日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显示,得益于多款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今年上半年的快速普及,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和普及率明显提升。
受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曾经沉寂的量子计算可能会迎来新的高光时刻。更有趣的是,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正在走向融合。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存在一些痛点,量子人工智能或许会成为最理想的解决方案。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