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源,备受行业关注,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车辆的续航、动力等综合表现,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近年来,动力电池自燃事故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担忧。
事实上,新一轮造车势力中,不为造车而造车的不止货拉拉一家,或许,当汽车产业进入 AI 时代,造车早已不再是为了生产交通工具,而是为了构建数据入口、垄断生态场景、收割服务收益的商业载体。
当公司开始竞争时,硬件成本将开始变得重要,因为折旧成为自动驾驶出租车出行成本的最大单一组成部分。我估计占商品销售成本的20-30%。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将在许多因素上竞争,但最大的将是成本、等待时间、服务区域和乘车豪华程度等。
该攻击链影响广泛——涵盖超3.5亿辆汽车和超过10亿台嵌入式设备,波及奔驰、斯柯达、大众等知名品牌车载系统,以及众多消费级、工业级、医疗级智能终端。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34505:2025《道路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正式发布。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V2X辐射抗扰度》国际标准近日正式发布,来自韩国、法国等国家的专家共同参与了该项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当传统车载显示屏因固定形态限制信息展示空间、硬质屏幕难以适配曲面驾驶舱、单一显示模式无法满足多场景需求时,柔性OLED技术正以“可柔性、可滑动、超轻薄”等特性重塑汽车人机交互界面。
6月24日,特斯拉在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信函中明确表示,拒绝公开其Robotaxi在得州部署的安全性评估细节,并援引联邦法律将相关信息标注为"商业机密"。这一举措将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争议与商业竞争博弈推向新的焦点。
2025年以来,车载显示屏演进的脚步逐渐加快,不仅逐渐实现了“形态随需而变”,功能也在不断延展。在车载显示技术的强力加持下,汽车座舱正在从“功能容器”升级为“感知空间”,构建起智能汽车的新价值链。
加载更多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