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

恶意软件的主要危害中,资费消耗、隐私窃取和恶意扣费位列前三。这些恶意软件可在后台收集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话记录、电话号码及短信等信息并将其上传至指定服务器,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后续,运营商将进一步加强客户营业厅销号前的解绑提醒,也请广大用户在注销号码前主动解绑、更换各类应用关联的手机号码,尤其是社交、金融等应用,以免影响个人使用与信息、资产安全。
“摇一摇”技术,是信息传播的创新之举,但别有用心的“乱跳转”涉嫌侵犯用户权益。“摇一摇”技术要通过检测用户使用手机的摇晃程度和方向,从而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这实质上也属于收集、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有法律人士分析,在未充分告知,未取得用户明示同意的情况下,“摇一摇”即自动跳转侵害了用户个人信息合法权益,以及消费者享有的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不需要专家预言就能知道,计算机安全将在2024年出现在新闻中,而且可能不是什么好事。但2024年网络犯罪分子将如何试图突破防御并窃取有价值的数据,值得我们看一看安全专家们的看法和预测。
所谓的“人肉开盒”,是指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后,将其公开并煽动网民攻击谩骂。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围绕“人肉开盒”已经形成黑色产业链,黑客组织利用大数据,将用户的个人信息集中归档形成了一个名叫“社工库”的平台。买到这些信息,只需要几十到几百元就够了。
大模型技术可能会过度收集并违规使用个人信息数据,导致个人隐私数据面临泄露或被窃取的风险。此外,大模型算法本身也可能存在缺陷,导致其生成虚假新闻或不正当言论。因此,大模型引发的数据泄露和内容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人工智能领域面临的挑战之一。
目前,在个人信息保护的各个细分领域,我国出台了多部支持性法规及国家标准,总体看,基本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政策落地的一整套个人信息保护框架。然而,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一个健全的个人信息保护管理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效能。
以2014年我国4G网络正式商用为标志,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愈加深刻,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突出的安全问题,尤其是网络诈骗、隐私侵犯、数据泄露等相关热点事件的不断发生,使得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得到空前提升。
会员用户的隐私能得到保护,普通用户的隐私就能被随意窥探吗?我国相关法律条文规定:隐私权权力主体对私人信息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范围有决定权。访问记录属于用户个人隐私的一部分,不应该被他人随意知晓和获取。微博设置访客功能,用户的一举一动都将受到凝视,让某些出于好奇却误点进其他网友主页的用户,更置于窘迫之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