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 交通运输行业信创发展特点与路径
近日,2025中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峰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教授级高工钟南受邀出席,并发表了题为《交通运输行业信创发展特点与路径》的主题报告,全景式解读交通运输行业的信创发展。
图/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教授级高工 钟南
在报告中,钟南首先回顾了信创产业的发展历程。信创产业的演进,堪称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升的生动缩影。其发展先后经历了预研、可用、好用、推广四个关键阶段,完成了从早期技术储备到如今规模化应用的跨越。自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信创产业更是迈入了从概念提出到生态构建的关键时期。
而交通运输行业的信创发展,在此背景下呈现出清晰的三阶段特征。2018年为规划设计阶段,此时行业信创总体规划得以制定,明确了国产化替代的战略方向。2019-2022年进入试点示范阶段,针对部直属行业信息系统开展信创适配测试验证,试点示范应用系统实现全面国产化,部分省份也启动了高速公路领域的适配测试。2023-2027年则是应用深化阶段,此阶段明确了实施方案,计划在五年内实现重点应用系统全面国产化替代,其中高速公路作为行业信创的典型领域,需在2027年前完成全部替换。
钟南在系统梳理交通行业信创发展脉络后,精准提炼出四大显著特点。一是新型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庞大,这一特点直接决定了信创应用需要覆盖的范围异常广阔,进而对技术的稳定性和不同设备间的适配性提出了极高要求。二是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以及跨区域跨行业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使得信创适配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必须兼顾不同场景下的特殊需求才能确保应用效果。三是公路水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信息安全至关重要,一旦出现安全纰漏,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交通网络的正常运转,因此安全保障成为信创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四是智慧交通业务场景下的信创应用较为复杂,由于智慧交通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种先进技术,信创应用必须与这些技术实现无缝衔接,才能充分释放智慧交通的效能。
基于这些特点,钟南强调,要实现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全体系的自主创新可控目标,需遵循政策、产业、技术、创新、安全“五维引领”的发展路径。
在政策层面,鉴于交通行业的复杂性与系统性,构建体系化、一体化、集约化、标准化、轻量化、常态化的行业信创体系至关重要,通过这一体系能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与市场主导作用,为行业信创搭建起稳固的制度框架。
产业层面,在当前的新机遇、新挑战、新格局下,交通行业的信创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支撑,因此着重打造行业信创生态,建立行业信创联盟成为关键举措,以此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推进合力。
技术层面,需与交通行业信创的不同发展阶段相契合,规划阶段加强顶层设计以把握方向,试点阶段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扫清障碍,推广阶段坚持能替尽替、有序推进以确保实效。同时,加强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关键系统设备国产化问题,构建交通大脑,为行业信创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
创新层面,需明确自主可控不等于绝对安全,软硬件设计缺陷导致的安全漏洞无法避免。新生态面临新的安全问题。我们应该提前谋划,提早布局,开展信创生态下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研究。
安全层面,要聚焦信创安全,研究探索行业信创生态安全保障技术。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可控不等于绝对安全,新生态面临着新的软硬件设计缺陷、漏洞等安全问题。因此,必须提前谋划、提早布局,探索信创生态下的网络安全技术。
(以上内容根据2025中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峰会嘉宾发言整理而成,未经嘉宾本人审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