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半导体产业作为现代工业金字塔尖的“明珠”和数字经济的核心底座,支撑着人工智能、6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全球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日前,世界集成电路协会(WICA)发布《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半导体设备是现代科技和经济的核心基石,是生产芯片的重要工具,深刻塑造着全球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格局。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多个场合都表达了对于人工智能(AI)时代的坚定信念。他强调,AI时代已经动力全开,正在推动全球向英伟达计算转变。这一观点不仅反映了英伟达在全球AI格局中的关键角色,更昭示了未来科技的演变趋势。
半导体产品涉及的技术精细复杂,产业链价值链也异常庞大,从上游的设备、材料、设计软件,到中游的设计、制造、封装环节,再到下游的终端。中国大陆企业在半导体的设计和制造环节中虽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年来加速发展,在成熟制程制造与封测、模拟芯片与存储芯片等环节已逐渐缩小了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也涌现出了一批垂直领域的“专业部队”。
近年来,人工智能行业迅速发展,芯片作为其核心组件,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在博世互联世界2024大会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提出了一个观点:到了2025年,困扰AI行业的可能不再是芯片的短缺,而是电力供应的紧张。与此同时,多家媒体报道芯片代工大厂台积电也迎来电费难题。据报道,中国台湾考虑将台积电电价上调至多30%。
尽管外部困难重重,但我国已形成较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也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在局部已形成了很强的能力。半导体已经进入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它是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决定着地方经济的未来。
现在是时候卷起袖子,做任何必要的事情来保证公司在短期内可以生存,但不要损害长期的利益;现在采取的任何行动都需要清楚而坚定地牢记2024年不可避免的好转。现在是为不可避免的第17次行业好转做好准备的时候了,它指日可待。
在海外芯片巨头业绩纷纷暴雷的情况下,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的业绩普遍向好、逆势增长,这在当前局势下无疑给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注入信心,想必未来也会有更大的市场流向国产半导体厂商。随着国内厂商更大力度投入半导体设备领域,部分厂商进入全球市场,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从集成电路进出口数量看,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数量总额5384亿块,同比下降15.3%;出口数量总额2734亿块,同比下降12%;贸易逆差2650亿块,同比下降18.4%。近五年进口数量总额25801亿块,出口数量12796块,贸易逆差13004亿块。
加载更多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