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存储,终于来了!

AI存储必须具有“专为AI场景设计”这一存储属性。
生成式AI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改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仅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就让企业身上更增添了一份压迫感。IDC的报告显示,受生成式AI等技术驱动,2028年全球新生成数据量规模将达到393.9ZB,其中企业数据规模和增速尤为凸显。
为有效应对数据洪流,首当其冲的就是存储。但是,传统存储架构面对海量数据时显得捉襟见肘,不仅读写性能下降、存储成本大幅增加,而且数据管理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些给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与价值挖掘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
在快速演进的AI技术倒逼下,是否会出现一种新的产品类别?AI存储!
AI存储的理想与现实
业内对于AI存储的讨论早已有之,只不过众说纷纭,始终没有统一的定义。能够无缝地支持和连接GPU就是AI存储了吗?采用分布式架构就能够完全满足AI存储的需求了吗?实际上,对于AI存储的疑问还不止于此。

联想凌拓首席执行官杨旭
2025年4月,信通院发布的《新型人工智能存储研究报告(2025年)》给出了AI存储的定义:新型AI存储是指专为人工智能应用和服务设计的数据存储系统,具备超高性能、超大容量、极致安全、数据编织等特征,可以有效支撑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学习,是AI基础架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非常明确,AI存储必须具有“专为AI场景设计”这一存储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它是面向AI需求的专用存储系统,而非传统存储的简单升级。其核心价值在于可以很好地解决AI场景下“海量数据存储、高效数据访问、安全数据管理”等挑战,并且高效支撑大模型全生命周期,包括数据归集、预处理、训练、推理等在内的稳定运行。
其次,AI存储必须具备能够满足AI落地需求的关键属性,包括极致性能、超大容量与高扩展性、大模型数据范式适配、数据安全与韧性、数据编织能力,以及绿色节能等。
最后,AI存储应能适配AI全生命周期的场景化需求,既能在训练场景中,解决海量数据归集与高效访问的难题,凸显高带宽、高并发的优势,又可以在推理场景下,消除实时响应与低开销等瓶颈,彰显低时延、弹性扩展、成本优化等特色。
那么,究竟有没有一款“合格”的AI存储呢?在近日举行的联想凌拓技术大会(INSIGHT CHINA 2025)上,首次在国内亮相的NetApp AFX系统让人不禁感叹——它,终于来了!
实际上,除了NetApp AFX系统带来的惊喜之外,联想凌拓此次推出的包括联想存储智能体(Lenovo Intelligent Storage Agent,以下简称“LiSA”)、Lenovo ThinkSystem DS系列在内的智慧存储产品矩阵一样让人感到振奋。它们共同组成了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通过智慧数据基础设施的打造,为企业从数据存储管理迈向智能决策创新提供了核心驱动力。
随着国家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以及数据要素市场的投入,“AI+”正在从单点技术突破向全产业链生态化迈进。“存储+AI”让传统存储旧貌换新颜,也让在这一赛道上深耕的联想凌拓抓住了“破圈”的契机。
联想凌拓首席执行官杨旭表示:“今天,我们推出的新一代智能存储架构,不仅是对国家国产化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通过架构创新,推动存储从‘数据容器’向‘智能引擎’跃迁的关键一步。未来,联想凌拓将持续深化‘存储+AI’的融合创新,以安全可控、高效智能的数据基础设施,加速推动中国产业数智化战略落地。”
赋能“AI就绪”
AI存储的核心是围绕着“AI就绪(AI Ready)”展开的。

联想凌拓首席运营官林佑声
第一,数据管理要实现智能化,以便更好地适配AI数据需求。
AI存储应支持数据“智存”模式,在存储时嵌入规则与定义,便于关键信息的提取利用,而非静态存储。全新NetApp AFX系统内置AIDE引擎,集成了元数据管理、数据同步、合规护栏与向量数据库等功能,可自动化完成数据发现、分类及向量化预处理。市场分析公司ESG对AIDE引擎的印象深刻,指出“它作为端到端AI数据解决方案,能够简化并保障整个AI数据流程。用户无需再管理数十款不同工具和数据孤岛,最终将获得统一且实时更新的AI数据,且所有功能均与存储无缝集成”。
Metadata Fabric是破解数据整合难题的利器,通过元数据打通数据孤岛,可以有效解决企业IT系统滞后、数据标准不一的问题,为AI落地奠定数据基础。“Metadata Fabric是联想凌拓存储设计的核心模块,它能够实现跨存储设备、跨环境(本地+云)的数据统一打标、关联管理。”联想凌拓首席运营官林佑声解释说,“统一的元数据管理能力,能够为AI模型提供高质量、高价值的专业数据。”
第二,架构解耦,灵活扩展。
AI存储应采用计算与存储解耦的分布式横向扩展架构,资源可独立扩展、按需组合。NetApp AFX系统采用分离式弹性架构,存储与计算可独立扩展,整个系统由AFX 1K存储控制器及NX224 NVMe存储机箱共同组成集群架构,可扩展至128个存储控制器与52个存储机箱,达到超过1EB的有效容量,同时借助400G高速网络提供TB/s级带宽。林佑声介绍说:“NetApp AFX系统支持‘搭积木’式的构建方式,能够根据AI场景对性能、容量或成本的不同侧重,组合出不同的功能模块。”
第三,极致性能与高效协同。
AI存储应能够满足AI大模型对数据处理的极速需求;优化算力与数据的协同,通过清晰管理数据逻辑关联,减少不必要的数据迁移,降低传输开销。NetApp AFX系统具有EB级的容量与高并发访问能力,可满足基因测序、AI训练等海量数据场景。NetApp AFX系统已通过NVIDIA DGX SuperPOD认证。
第四,安全防护全链路覆盖。
AI存储通常应内置多维度安全机制,包括细粒度访问控制、数据副本保护、合规性保障,有效防范数据丢失或篡改。NetApp AFX系统具有企业级安全防护能力,提供了增强的勒索软件弹性服务,并可通过AI驱动的泄漏检测机制(具备99%的检测率与零误报)及隔离恢复环境,结合多副本存储与跨域灾备能力,构建覆盖全链路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第五,成本与复杂度优化。
AI存储应支持资源高效协调,提升算力、存储设备的利用率,优化AI投入回报。NetApp AFX系统支持存储与计算资源按需独立扩容,避免资源浪费;通过自动化数据预处理可减少70%的人工操作,显著缩短AI项目部署周期。
归纳来说,全新NetApp AFX是一款面向高强度AI工作负载的企业级解耦式全闪存存储系统,致力于为AI环境提供强大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撑。它深度融合了超大规模存储与AI原生智能,既突破了传统存储性能与扩展瓶颈,又打通了数据至AI应用的关键路径,为企业AI转型提供兼具高性能、高安全与高灵活性的战略级基础设施。
做好“AI引路人”
打造全场景服务
谈到AI时代公司的业务定位与战略,杨旭表示:“我们始终聚焦‘数字中国’、‘新质生产力’等国家战略的落地,以AI应用为抓手,助力企业将AI技术深度融入业务场景,从而推动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作为“AI引路人”,联想凌拓致力于提供端到端的方案和服务。在加速AI规模化落地方面,联想凌拓以推动客户实现“AI就绪”为核心目标,着力解决企业AI落地过程中的数据准备、场景适配、价值转化等关键问题,让AI从技术概念转化为实际业务价值。
杨旭强调,联想凌拓并不局限于提供存储产品,而将担起“全流程服务者”的角色,为客户提供从基础数据架构规划、应用与系统方案设计,到落地实施与运维保障的端到端支持。具体来说,联想凌拓将直面“AI落地的五大挑战”——数据质量/整合、IT系统滞后、成本优化、数据安全、模型续接,通过技术与场景深度结合的方案,确保AI顺畅融入业务,比如协助制造业客户高效处理海量生产数据,实现智能质检,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落实到技术与产品战略层面,联想凌拓将推动从“智存”到“智变”的演进,不断强化AI适配能力。
具体来说,推动存储技术从“静态存储”向“智能存储”升级,联想凌拓通过自研架构(如LiSA)、AI就绪技术模块等,让数据在存储阶段即具备“可利用、可赋能”的智能属性,而非单纯的数据存放之地。同时,兼顾产品的通用性与场景化。联想凌拓的产品在底层上可以兼容多种类型的存储设备,上层则通过数据管理层,沉淀行业解决方案模板,以适配医疗、制造、金融等不同行业客户的AI需求。在优化算力与存储的协同效率方面,联想凌拓通过元数据管理(Metadata Fabric)、解耦式架构(如NetApp AFX)等方式和手段,减少数据迁移的开销,提升AI训练/推理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降低客户成本。
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联想凌拓还努力构建“合作+本地化”的双支撑体系,不断深化与行业生态伙伴的合作。比如,联想凌拓输出数据管理与整合能力,ISV则提供行业业务场景、流程规则,双方共同打造“数据+AI+业务”的一体化方案,以适配更多细分场景。
“我们将国产化作为核心发展方向之一,不断加大自研投入,同时深化与本土硬件厂商的适配合作,推动产品与国内IT生态更好兼容。”杨旭表示,“我们在国际技术引进与本土创新之间实现了平衡,将全球的先进技术与国内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相结合,推出符合国产化要求、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本土数据存储与管理领域的领先厂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