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绍强:国产滤波器路在何方?新声半导体引领国产替代“最优解”探索
滤波器作为信号处理的关键元件,在通信、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行业中占据核心地位。当前市场上,滤波器技术正从传统的LC滤波器逐步过渡到SAW滤波器、BAW滤波器以及薄膜滤波器等新型结构,5G的大规模商用,使得高性能滤波器的需求量剧增。
目前我国滤波器国产化整体进程仍处于初步阶段,且面临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射频前端市场的冲击,这一挑战正激励着国内企业加速突围,奋力推进滤波器的国产化进程。作为这一领域的龙头企业,深圳新声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声半导体)深耕声学滤波器和射频前端模组的设计与销售,不仅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亮眼成绩,更在推动国产产品替代进口的进程中担当着核心角色,有望成为破局的关键先手。
“2024世界半导体大会——集成电路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两优一先颁奖盛典”召开期间,新声半导体走向台前,数字经济观察网借此机会采访到新声半导体副总林绍强。让我们跟随林绍强先生,从一家企业的发展,一窥滤波器行业的发展脉络。
新声半导体副总林绍强
数字经济观察网:此次大会,新声半导体获得了“中国半导体市场最具成长力企业”和“2023-2024中国半导体市场创新产品”两个奖项,您有什么获奖感言?
林绍强:我们的成就,是众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要代表公司感谢行业及会议举办方对新声半导体的认可,能够与这么多优秀品牌一起交流学习,对我们持续进行创新是巨大的激励。其次,要衷心感谢我们的客户。由于我们的产品具有特定的应用属性,客户在应用场景方面的支持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此外,要特别提及我们的供应商,尽管国内代工体系尚未成熟,但新声却得以在三年内,不仅在国内构建了日益稳固的供应链,还成功拓展了海外合作伙伴,这都离不开供应商对我们的鼎力支持。最重要的,是感谢团队的付出。新声半导体虽然年轻,但我们的团队却能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发出90多款产品,几乎覆盖国内外全部主流频段,能够满足国内外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这样的团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数字经济观察网:滤波器的技术壁垒很高,新声半导体具备全系列滤波器技术,特别是在BAW和TC-SAW领域的突破,您认为原因有哪些?
林绍强:滤波器技术的突破之路充满挑战,新声半导体之所以能在这方面崭露头角,尤其是在BAW和TC-SAW技术上取得突破,得益于我们团队的专业背景和创新精神。新声半导体几位联合创始人不仅在滤波器领域拥有扎实的学术基础,更有在国际知名企业如高通、SKYWORKS等核心关键岗位任职的经历,为苹果等国际顶级客户开发过多款核心产品,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我们不断成长的团队,新声半导体在核心产品BAW和TC-SAW的设计、底层仿真、工艺、质量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以BAW产品为例,新声半导体设计理念的革新,其实是对传统跟随策略的一次颠覆。我们没有像其他团队那样,选择简单地逆向模仿国外成熟设计,而是结合近十年MEMS行业的技术发展,开发出具有新型结构和工艺的射频产品。我们将其他MEMS产品的传感器技术应用到BAW滤波器产品中,实现了性能上的突破,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目前新声该系列已经成为除美国和日本外唯一具备全自主知识产权且可稳定量产上机的国产BAW滤波器,广受国内外客户好评。
在TC-SAW领域,我们则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充分吸收并借鉴国际上的现有技术和工艺,在不侵犯专利的前提下,通过对国际上过期专利进行研究和对现有工艺进行结构方面的优化,真正实现降本增效,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出,降低物料损耗,提高了新声TC-SAW产品的性价比,保证了市场竞争力。
如今,BAW和TC-SAW已成为新声半导体的主打产品,我们将继续秉持创新理念,坚持独立自主的研发策略,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数字经济观察网:新声半导体产品通过品牌终端厂商卖到了全世界,专利做了如何的布局?
林绍强:自2021年3月至今,新声半导体已提交了500多项专利申请,其中127项已获得授权,200多项正在公开审查中,其余的则正在审核过程中。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申请和授权的专利全部为发明专利,其中65%为国内专利,35%为海外专利,主要以美国和欧洲等关键市场为主。新声半导体通过专利布局,保证了FBAR和TC-SAW产品在进入全球市场时,能够以合法、合规、尊重知识产权的方式与美国和日本的巨头们进行平等的市场竞争,从而持续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加速国产替代化进程。
数字经济观察网:您对国产滤波器行业发展有什么展望?
林绍强:未来,国产滤波器行业将进入整合与优化的时期。目前,国内市场上有超过30家国产滤波器公司,但真正在市场上发布产品且在客户端的竞标和竞争中,能见到的国产滤波器企业很少,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具备提供高附加值产品能力的国产滤波器公司凤毛麟角。
这种行业整合和头部化的趋势,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国家对进口替代政策的支持激发了创业热情,催生了大量滤波器赛道的创业公司;另一方面,滤波器行业本身技术与工艺的高难度,加之高壁垒特性,吸引了资本的集中投入,其中不乏大量重金投入谋求转型升级的上市公司。但经过近十年的市场竞争和淘汰,只有具备FBAR和TC-SAW等中高端产品量产交付能力且完成客户广泛覆盖的公司,才能率先在营业收入规模等财务指标上取得突破,从而有很大机会以行业龙头的姿态完成对全行业的洗牌。
我们认为,国产滤波器行业唯一的出路就是向中高端市场迈进。以新声为例,去年(2023年)的销售收入已超过一亿,这一成绩在不到三年内实现,在滤波器行业中实属罕见。从收入结构来看,新声半导体超过70%的产品属于中高端领域,以FBAR、TC-SAW等多项滤波器技术为主,可提供6GHz频率以下全频段滤波器、双工器、多工器、模组等全系列超过90余款产品。
数字经济观察网:您能谈下新声半导体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吗?
林绍强:在品牌与市场层面,新声半导体将通过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和推出自有技术平台,进一步迈向市场前沿,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资本运作方面,新声半导体会持续寻求融资机会,以支持产品线的扩充和实现更加高端的模组化,让公司研发成果更快地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客户结构的优化提升也是发展规划的关键一环。新声半导体的客户结构从大量的物联网市场占比,已经成功优化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占比超过80%,在此过程中,我们与ODM合作伙伴和部分手机品牌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接下来,新声半导体将继续优化提升,逐步将客户拓展至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端的市场,加强与三星、摩托罗拉、小米、荣耀等知名品牌的合作,为客户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浪潮中,中国正逐步展现出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雄心与实力。特别是在滤波器这一关键技术领域,国产企业正通过不懈的努力,致力于填补国内高端滤波器市场的空白。新声半导体期望通过未来几年的不懈努力,与股东、供应链和客户等各方力量携手,开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成本降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总结
当下,虽然我国滤波器厂商依然在起步阶段,市场话语权有限,但在新兴领域如物联网、无人驾驶等庞大需求背景下,国产滤波器将迎来发展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国家层面以及投资人的角色将愈发重要。他们需要更加精准地识别并扶持那些具备潜力的头部企业,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厚积薄发,行稳致远。进入5G时代后,面对更高的频率范围、更宽的带宽需求以及更低的损耗要求,相信新声半导体将会持续投入研发,逐步提升在国内厂商滤波器行业中的话语权,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