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推理催化大容量储存,Nearline SSD需求激增

电子工程专辑
未来两年内,AI基础设施的建设重心将更加偏向于支持高效能的推理服务,这一转变直接催生了对大容量、高性能储存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进而引发了储存产品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其中Nearline SSD(近线固态硬盘)的需求急剧上升。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多个行业领域,其中AI推理服务的普及尤为显著,成为推动大容量储存产品结构性变革的关键力量。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未来两年内,AI基础设施的建设重心将更加偏向于支持高效能的推理服务,这一转变直接催生了对大容量、高性能储存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进而引发了储存产品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其中Nearline SSD(近线固态硬盘)的需求急剧上升。

AI推理服务催生储存新需求

随着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的快速发展,AI推理服务成为连接算法与实际应用的关键桥梁。

这些服务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并进行实时或近实时的分析,对储存系统的容量、速度和效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传统的HDD(硬盘驱动器)由于其在读写速度、延迟及能效方面的局限性,已难以满足AI推理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Nearline SSD凭借其高容量、高速度、低延迟及良好的能效比,迅速成为AI推理服务的理想储存解决方案。

与传统HDD相比,Nearline SSD不仅在读写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还能在保持较低成本的同时,提供接近企业级SSD的性能表现,契合了AI推理服务对储存系统的综合需求。

QLC技术加速Nearline SSD普及

为了进一步推动Nearline SSD在AI推理领域的应用,各大NAND Flash供应商正加速QLC(Quad-Level Cell)NAND Flash产品的验证与导入。

QLC技术通过增加每个存储单元的比特数,实现了以更低的成本储存更多数据的目标,成为满足大容量储存需求的关键。

随着QLC SSD产量的扩大和成本的进一步优化,预计到2026年,Nearline SSD的产能利用率将显著提升,从而有效缓解市场供需紧张的局面。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为了进一步扩大Nearline SSD在AI储存应用中的优势,并更有效地取代HDD,未来的产品将朝向更大容量、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NAND Flash供应商在AI训练领域也展开了激烈的技术路线竞争。一方面,以SanDisk为代表的阵营采用HBM(高带宽内存)与HBF(高带宽闪存)结合的混合式设计,旨在兼顾庞大容量与极致效能;

另一方面,Samsung和Kioxia等厂商则通过SCM(储存级存储器)XL-Flash和Z-NAND等技术,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这场竞争不仅推动了NAND Flash技术的持续创新,也预示着未来NAND Flash的应用将更加多元化,从单纯的储存走向更深层的AI运算整合。

展望未来,随着Inference AI应用的不断扩张,预计对Nearline SSD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至2027年。为满足市场需求,NAND Flash供应商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向更大容量、更低成本、更低功耗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技术路线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将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储存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请扫码关注数字化经济观察网
责编:左右
参与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