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昌祥:构建安全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息化观察网
近日,“2025可信数据空间推进大会”在京成功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并以《构建安全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报告。

近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承办,信息化观察网、天津市大数据协会、京津产业新城高村数智创新园、国润互联信息技术研究院协办的“2025可信数据空间推进大会”在京成功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并以《构建安全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报告。他围绕数字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系统阐述了构建安全可信数据空间的重要意义及实施路径。

沈昌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

演讲主题:构建安全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沈昌祥院士指出,当前我们正处在数字经济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新型产业体系。在此背景下,国家数据局发布了《可信数据空间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从国家层面对可信数据空间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作出系统性布局。他回顾了人类经济形态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演进过程,指出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必须改变数据随意丢弃的现状,推进数智产业化,真正发挥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基础原料的作用。

他强调,大数据是“钻石矿”,存在非结构化、不完整、逻辑不全等问题,必须经过清洗、处理和应用,才能发挥其价值。而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可信数据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缺乏可信保障,人工智能不仅可能颗粒无收,甚至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人工智能三大要素——算力、算法和数据,都离不开可信环境的支撑。必须通过提高算力效率、优化算法、清理数据、建立自主安全可信保障体系,建设全过程的可信可控,来筑牢人工智能发展的根基。

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生态,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本前提。沈昌祥引用《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指出国家明确要求推广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与服务,落实等级保护制度,优先采购自主可控的网络产品来发展数字经济。他表示,我国在发展自主可信计算方面已具备四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实现了从标准制定到产业化的全面布局,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建设安全可信数据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如何实现“可信”这一关键问题上,沈昌祥指出,安全的核心不是被动防御,而是应构建具有“免疫系统”的主动防护体系。通过计算部件+防护部件二重体系结构,实现攻击者进不去、非授权者重要信息拿不到、窃取保密信息看不懂、系统和信息改不了、系统工作瘫不成、攻击行为赖不掉的六大防护效果,打造安全可信的数字空间的生态。

演讲最后,沈昌祥院士呼吁业界积极总结推广相关经验,强化数据流转中的安全技术保障和治理机制,真正实现数据要素可信、可用、可流通,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坚实底座。

(以上内容根据2025可信数据空间推进大会嘉宾发言整理而成,未经嘉宾本人审阅。)

请扫码关注数字化经济观察网
责编:左右
参与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