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 PowerStore秀肌肉,网络弹性与效率是优良基因

数字经济观察网 韬哥
众所周知,存储与数据密切相关。当前的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不仅是资源更是资产,所以存储好、保护好数据,就是为保证企业业务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像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存储产品部总监范圣俭所说,做好存储的前提是要先认清数据的形态。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以前一提到存储产品更新,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几项技术指标就是“性能、容量、可用性“等。但是最近几年,存储的“风向”似乎有些变了,存储不再唯硬件配置论,也不再刻意追求极高的技术指标,谈论的焦点逐渐集中在存储能否确保数据安全,存储能否满足业务弹性的需求,存储能否给客户带来价值并降低成本。IDC、ESG等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趋势,50%左右的企业更关注安全风险,超过80%的企业将可持续性作为选择解决方案或平台的标准。

我们不禁要问:存储未来将何去何从?到底什么样的存储才能赢得用户的芳心?近日,Dell PowerStore 3.5的推出让这一讨论有了更清晰的答案。

PowerStore 3.5宝剑锋从磨砺出

2020年5月,戴尔科技正式推出了具有革命性的新一代PowerStore存储。归纳来说,在过去三年时间里,PowerStore基本是沿着以下的脉络进行升级换代的:更好地应对网络攻击,尤其是近年来肆虐的勒索病毒,确保数据安全;有效控制能源成本,比如采用绿色能源,控制与能源消耗相关的各项成本支出;消除运营孤岛,主要是解决运营方面的诸多瓶颈,包括管理成本、设备乃至整个数据中心等;简化云的复杂性,保证企业又快又好地上云用云。

具体到本次新推出的Dell PowerStore 3.5,其改变和演进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持续提升网络弹性,无论遇到任何困难,网络都能够承载,实现可信赖的恢复;第二,具有突破性的效率,以网络弹性为依托,实现存储效率的不断提升,涉及性能、可用性、可管理性、成本等诸多方面。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存储业务总经理刘志洪

从当初的EMC到现在的戴尔科技,戴尔科技其实一直是存储市场与技术的引领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戴尔科技存储产品的演进代表着存储行业的流潮和方向。不过,戴尔科技并不是单纯为了产品创新而创新,存储演进的动力说到底还是用户与市场的真实需求。

众所周知,存储与数据密切相关。当前的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不仅是资源更是资产,所以存储好、保护好数据,就是为保证企业业务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像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存储产品部总监范圣俭所说,做好存储的前提是要先认清数据的形态。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多云的世界,数据不再像以前那样集中存储在数据中心,而是遍布从数据中心到云再到边缘的各个地方。应用是跟着数据走的,有人称之为“数据引力规律”。当大量的数据集中存储在数据中心,并进行分析、开发和利用时,那么应用也一定是围绕着数据中心展开的;而当数据分散到多云之中后,如何在本地和云之间、数据中心和边缘之间、一朵多与多朵云之间进行数据的处理、流转、存储和分析,就是今天存储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以前,集中式存储之所以大行其道,因为它可以实现更容易的数据管理,然而缺点是容易形成数据孤岛。在多云时代,数据的统一、方便管理仍是刚需,但因为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云之中,所以就有了通用数据层的概念,克服物理空间的障碍,在逻辑上实现统一高效的数据管理。让不同的云之间可以互通,让数据可以在不同地点、平台之上自由流动,这是多云时代存储要应对的挑战。从丰富多样的存储解决方案到顺应多云时代需求而生的APEX,戴尔科技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实现多云互联互通,为行业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一个集中式存储或一个分布式存储。

网络弹性与效率两手硬

“网络弹性”是一个时髦词。顾名思义,网络弹性是使系统具有预防、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以及在遭受网络攻击后能够恢复和适应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持续增强网络弹性,才能在面临勒索病毒攻击时,有效保护数据安全,同时确保业务连续性和可用性。

增强网络弹性,戴尓科技采取了多种有效手段,其中最根本的是将基于零信任的基础架构拓展至整个平台,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产品。为了在存储中最大化零信任架构的价值,戴尓科技主要从硬件安全、静态数据加密、验证和访问、数据不可变性、智能威胁检测五个方面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能力。

网络弹性被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与日益频发并造成严重危害的勒索病毒攻击密不可分。由于勒索病毒的肆虐,企业在日常的系统登录访问,以及更重要的如系统版本控制、数据防删除等诸多环节都要提高警惕,并实现积极的改变。戴尔科技基于零信任架构搭建了整个基础架构平台,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勒索病毒带来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隐患,极大地提升了网络弹性。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存储产品部资深产品经理杨溢举例说:“我们以前访问硬盘只需用户名、密码,现在则采用RSA的动态ID,它在1分钟之内失效会再更换一个。这样的改进能够减少不良的密码操作,防止黑客入侵。另外,我们还可以支持LDAP,将域名验证、用户安全验证等全部结合在一起。相关的技术和应用在戴尔科技已经十分成熟。”

再来谈谈存储的效率问题。戴尔科技Dell PowerStore 3.5突破性的高效率得益于其高性能架构、端到端NVMe全闪存、横纵向扩展和智能自动化。为了追求高效率,各存储厂商都在力推端到端NVMe闪存解决方案,专门为SSD开发的NVMe协议经大量实践证明,能够极大地提升存储效率。但是对于用户来说,高效率不仅仅是单纯的存储的高性能、跑得快,最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跑得快。戴尔科技端到端NVMe闪存解决方案不仅具有极致的高性能,而且可以实现4:1的重删压缩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系统都能跑得飞快。另外,由于戴尔科技端到端NVMe闪存解决方案具有4:1的压缩比,能够缩减存储设备的占地空间,同时降低散热,符合存储绿色化趋势。“我们已将人工智能的基础模型嵌入到存储控制器中,从而能够快速辨别业务的类型,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杨溢如是说。

谈到效率提升,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用户可以将PowerStore直接备份到PowerProtect,而无需专用备份服务器,对用户应用程序主机的影响也为零。“备份的设置过程十分简单,只需90秒即可在PowerStore Manager中设置云端或本地备份。”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存储产品部资深产品经理龙宇介绍说,“PowerStore通过与PowerProtect DD的紧密集成,实现了更快的备份,每天可备份多达150TB的数据量。用更通俗的语言解释,这就是超快速的‘备份直通车’。”

有研究数据表明,使用来自单一供应商的备份和存储解决方案能够减少22%的数据保护管理成本。而集成是戴尔科技最擅长的。PowerStore与PowerProtect DD的集成,省却了传统备份架构中必备的Master Server、Medium Server等,将原来复杂的两层、三层甚至多层架构变为一层,架构的简化意味着效率的提高。龙宇介绍说:“现在,管理员在PowerStore的管理界面上就可以轻松执行所需的备份工作。因为PowerStore中内嵌了一些引擎,数据会经过重删压缩(重删比高达65:1),只将变更的数据块传输到PowerProtect DD,从而有效缩减了对带宽的需求,也可节省大量存储空间和成本;方案支持多种恢复方式,数据可以从PowerProtect DD恢复到原来的PowerStore或其他PowerStore设备上,甚至可以实现即时拉起;数据备份到PowerProtect DD上之后,还能视需求做进一步的归档。”

概括来说,构筑在容器架构之上的PowerStore 3.5,在安全、性能、扩展、智能、生态系统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实现了全面更新。Dell PowerStore问世三年以来,发展速度非常快,用户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覆盖90%以上的财富500强企业,其中1/4是新客户。IDC的调研显示,采用PowerStore的用户在11个月左右就能收回成本,ROI高达468%。网络弹性与效率是戴尓科技存储的DNA,更是PowerStore的“杀手锏”。同样,这一基因决定了存储能否有效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以及未来存储能够走多远。

聚焦数据持续创新

“以科技创新推动人类进步”是戴尔科技的宗旨。在最近三年中,戴尔科技投入了79亿美元用于研发,并将创新成果逐步融合到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很好地践行了公司宗旨。

从PowerStore 3.5的推出可以看出,戴尔科技在存储方面将网络弹性与效率提升到战略高度,而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满足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数据不能丢!数据不能不可用!”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存储业务总经理刘志洪表示,“对于数据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安全性、可用性。确保数据在其全生命周期中可靠、可用、不丢失,是存储努力的方向,也是戴尔科技研发的重点。”

具体到PowerStore,它是一个面向未来10年的数据平台,通过持续的演进,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功能,俨然成了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PowerStore不仅可以与PowerProtect DD紧密集成,而且能与VxRail在计算和存储上实现协同的生命周期管理,为用户提供无缝的应用体验,还能与Metro Volume一起实现异构式的双活。

在存储的发展过程中,进常会出现一些争论甚至是“噪音”。摒除这些噪音的最好方法就是聚焦于数据这一核心,而不是某个企业、某个设备或应用,那样会缺少大局观,出现偏颇。厂商也好,用户也罢,应该从如何使用好数据、如何管理好数据的角度出发,不断探索、实践并持续优化。

刘志洪表示:“多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安全防护等方向、热点虽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数据这一核心,找到消除数据孤岛、掌控数据、将数据转化成洞察的正确方法,就能轻松驾驭数字化转型。”

请扫码关注数字化经济观察网
责编:夏丽
参与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