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最强"机器人大脑平台与5G物联网完成验证测试,RedCap支持人形机器人高效连接

物联网智库 赵小飞
近日,英伟达正式发布专为物理AI及人形机器人设计的新一代计算平台——NVIDIA Jetson Thor,黄仁勋称之为“开启物理AI与通用机器人时代的终极超级计算机”。

近日,英伟达正式发布专为物理AI及人形机器人设计的新一代计算平台——NVIDIA Jetson Thor,黄仁勋称之为“开启物理AI与通用机器人时代的终极超级计算机”。目前,国内众多知名的机器人厂商已经率先使用Jetson Thor,包括联影医疗、万集科技、优必选、银河通用、宇树科技、众擎机器人和智元机器人等。关于Jetson Thor优越的性能和参数,媒体已进行全面报道和剖析,而笔者注意到一则关于Jetson Thor生态的新闻,海外蜂窝物联网厂商Telit Cinterion的5G模组产品完成了与Jetson Thor平台的验证测试,包括RedCap模组的验证。高可靠、高性能的连接是人形机器人的一个必备条件,蜂窝物联网技术正在成为人形机器人连接层面一个具备竞争力的选项,也为具身智能在各行业落地提供有力支持。

英伟达Jetson Thor平台生态中的蜂窝物联网连接

本次英伟达发布的Jetson Thor,除了本身性能外,也公布了一些生态系统信息,其生态系统产品包括AI和系统软件及开发服务,以及服务器、边缘设备、工业PC、载板、传感器等。其中,连接合作伙伴也是生态伙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伟达官网公布的Jetson Thor生态合作伙伴中,连接技术合作伙伴主要是四家厂商,分别为英飞凌、Silex Technology、Telit Cinterion和U-blox。其中,英飞凌、Silex Technology两家主要提供WiFi解决方案,Telit Cinterion和U-blox主要提供4G/5G解决方案。

在Telit Cinterion的新闻稿中,特意提出了完成与Jetson Thor验证测试的5G产品组合中,包括FE920C04型号产品,这一产品是该公司推出的一款5G RedCap蜂窝物联网模组,与Jetson Thor平台配合,满足人形机器人连接的需求。Telit Cinterion提出此次集成将扩展该公司对英伟达Jetson生态系统的支持,为下一代自主机器和移动人工智能系统提供高性能连接。在应用场景上,英伟达官网提出主要应用于物联网、交通和医疗等领域机器人。

众所周知,作为“机器人新大脑”,Jetson Thor计算平台集成了CPU、GPU、内存、连接与电源管理模块,算力性能方面,其单颗AI算力达到1035TFLOPS,在性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Jetson Thor整体功耗为40至130瓦特,能效比(AI算力/功耗)是此前Orin的3.5倍。在这一高性能大脑加持下,端侧AI将迎来快速发展。虽然机器人拥有强大的大脑,但仍然需要与云端交互,以及机器人之间的交互,这方面高度依赖无线通信技术方案,此时WiFi、蓝牙、蜂窝网络等成熟方案就成为必备条件,这也是英伟达在发布Jetson Thor计算平台同时也推进无线通信验证的原因。

蜂窝物联网在具身智能发展中作用突出

人工智能的爆发的同时,也带来了通信需求的激增,两者相辅相成。高清与3D音视频、XR眼镜、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体应用将对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带来新的影响,这些应用的正常实践,对无线通信网络形成全新需求;同时,高性能、高可靠和安全可信的无线通信同时也将全面加快产业和生产生活智能化的步伐。不论是不断演进的无线局域网,还是正在商业化的5G-A以及未来将推出的6G网络,都将和AI发展实现全面深入融合。

以人形机器人发展为例,该领域的通信技术分为机器人内部通信与外部通信两方面,机内通信通常采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FlexRay总线、以太网等技术,将机器人大脑与各个部件紧密连接,来确保机器人内部的协调与高效;而机外通信则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包括WiFi、蜂窝网络以及云端交互等技术来实现机器人与外部世界的交互,包括机器人群体协作、执行任务并进行反馈等。

目前,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一个发展热点,其应用领域不仅限于人形机器人,而是能够支撑起工业、物流、交通、医疗等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智能化应用,很多场景面临着复杂的无线环境,要求智能物联网(AIoT)能够连接更多对象,提供更丰富应用,各类成熟和和前沿的连接技术方案在具身智能发展中均能找到一席之地。

蜂窝物联网已形成多个层级的连接方案,尤其是在5G开始对于各类连接技术包容性兼容,在广域连接层面可以为具身智能落地提供支撑。蜂窝物联网在具身智能云-边-端协同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包括:

一是服务端侧与云侧数据交互。具身智能终端侧的模型算法迭代需要获得多模态数据支持,包括训练的文本、图像、音视频以及各类传感器数据,与云端之间数据上传和下载需要可靠外部通信通道。具身智能物理实体处于大范围移动以及各类复杂环境中时,蜂窝物联网通道就是必备条件。

二是为具身智能载体空中下载(OTA)升级提供稳定通道。智能网联汽车通过OTA升级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可以快速修复系统缺陷,实现固件迭代。具身智能其他场景在商业化落地的过程中,其软件算法需要持续更新迭代,可通过蜂窝网络实现OTA升级。

三是服务具身智能系统的远程监测控制。考虑到具身智能物理实体的工作状态、硬件指标方面的安全、效率的因素,蜂窝物联网通信网络可以赋能对实体的位置监控、运行故障、维护、任务监督等行为进行远程管理,提升具身智能系统使用效率。

四是支持不同智能体之间信息交互和协同。随着具身智能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其任务通常涉及多个智能体,而不同智能体之间需要进行高效的信息融合与协同运行以共同完成任务,这一过程中高可靠通信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

蜂窝物联网已形成广泛的技术体系,能够支持各种类型设备接入,尤其是从5G开始推动多种类型技术的包容性发展,包括无源物联网、NB-IoT支持海量低功耗、低成本设备,RedCap支持中速率和具备一定性能需求的设备通信需求,以及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保障。同时,随着3GPP R17版本中5G NTN标准的冻结,依托地轨卫星提供通信连接的服务也逐渐成熟。随着5G-A商用,以及6G研究的推进,依托沉浸式通信、超大规模连接、极高可靠低时延、AI与通信融合、同感一体化、泛在连接等特性,能够提供更广范围的支撑。

具身智能应用范围广泛,不同具身智能系统对于外部通信的带宽、时延、移动性、与各类外部设备连接规模以及可靠性等要求,各类蜂窝物联网技术可以按需提供支持。本次英伟达Jetson Thor平台和5G物联网尤其是RedCap模组完成验证测试,可以看出RedCap在支持人形机器人机外通信的很多场景中,能够满足各类通信的需求。在各行业更多场景中,由于作业环境和任务的需要,无源物联网、NB-IoT或eMBB、uRLLC等不同的技术可以满足具身智能系统具体的需求。

虽然无线网络并非具身智能大脑的核心模块,但具身智能系统的有效运行,无线网络是一个必备条件。英伟达Jetson Thor平台和5G物联网模组测试验证,反映了人形机器人这一重要领域和蜂窝物联网技术融合的可行性。随着具身智能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蜂窝物联网也将成为具身智能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扫码关注数字化经济观察网
责编:左右
参与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