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材料到集成:光子芯片技术创新,突破算力瓶颈

电子发烧友 李弯弯
在全球科技竞争的浪潮中,光子芯片作为突破电子芯片性能瓶颈的核心技术,正逐渐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它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通过集成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等光电器件,实现了低时延、高带宽、低功耗的数据处理能力。随着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光子芯片技术路线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在全球科技竞争的浪潮中,光子芯片作为突破电子芯片性能瓶颈的核心技术,正逐渐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它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通过集成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等光电器件,实现了低时延、高带宽、低功耗的数据处理能力。随着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光子芯片技术路线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主流技术路线:从材料创新到系统集成的突破

当前,光子芯片领域形成了多种主流技术路线。硅基光子集成技术依托成熟的CMOS工艺,利用硅材料实现光波导、调制器等器件的集成。通过将硅与氮化硅、磷化铟等材料进行异质集成,有效提升了器件性能。该技术具有显著的工艺优势,能够兼容现有半导体产线,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其高集成度特性使得单芯片可集成数百个光学元件,支持复杂光路设计。然而,硅基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硅的间接带隙特性导致其发光效率较低,需要依赖外部光源。此外,调制器效率、探测器响应度等指标仍落后于III-V族材料。

在代表企业方面,英特尔推出了1.6T硅光模块,采用8通道并行传输,功耗降低40%;华为发布了硅光全光交换机,实现了400G/800G端口密度提升3倍。2024年,英特尔硅光芯片在微软Azure数据中心实现规模化部署,有力支撑了AI训练集群的超高带宽需求。

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技术以磷化铟(InP)、砷化镓(GaAs)为基底,能够直接集成激光器、放大器等有源器件,实现单片全光子集成。这种技术具有高性能和低损耗的显著优势,电光调制效率达VπLπ=0.2V·cm,较硅基器件提升2个数量级;波导传输损耗小于0.1dB/cm,支持超长距离光互连。不过,其成本高昂,化合物半导体晶圆价格是硅基的5-10倍,且工艺复杂,需结合分子束外延(MBE)等精密技术,良率控制难度较大。

Luxtera(现属思科)开发了DFB激光器与硅光子芯片的混合集成方案,实现了100Gb/s传输速率;长光华芯量产了100G EML芯片,并计划2026年推出50G VCSEL产品。2025年,长光华芯为中际旭创供应的25G DFB芯片,成功应用于英伟达H200 GPU的光模块。

铌酸锂调制技术利用铌酸锂(LiNbO₃)的电光效应实现高速调制,结合硅基波导实现光电协同设计。该技术具备超高速和低驱动电压的特点,调制带宽达100GHz,支持1.6Tbps单波长传输;Vπ小于2V,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60%。但铌酸锂材料存在脆性,晶圆加工易开裂,需要开发专用切割工艺,且与硅基工艺的兼容性仍需优化。

光迅科技发布了铌酸锂薄膜调制器芯片,插入损耗小于2dB;旭创科技与中科院合作开发了铌酸锂光子集成回路(PIC),实现了800G光模块量产。2025年,香港城市大学团队利用铌酸锂芯片构建微波光子滤波器,实现了6GHz带宽内信号处理时延小于1ns。

技术融合与前沿探索:开启光子芯片新未来

为了进一步提升光子芯片的性能和应用范围,技术融合与前沿探索成为当前的重要方向。光电混合集成技术通过2.5D/3D封装将硅光芯片与CMOS驱动芯片垂直集成,突破了“光进电退”的物理限制。台积电的COUPE平台实现了7nm制程与光子I/O的异质集成,单芯片带宽达1.6Tbps;Ayar Labs推出的TeraPHY光子引擎,通过Chiplet架构将光互连延迟降低至2ns。

新型材料体系的研究为光子芯片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氮化硅(Si₃N₄)具有低损耗波导特性,损耗小于0.1dB/cm,适用于量子光子芯片;薄膜铌酸锂(TFLN)的调制效率较块状材料提升10倍,支持400G/800G相干通信;二维材料(如石墨烯)具有超宽带可调谐特性,可用于动态光子器件。

共封装光学(CPO)架构将光引擎直接集成至ASIC封装内,缩短了电信号传输路径,功耗降低30%。博通发布了51.2T CPO交换机,采用硅光子+DSP混合方案,支持AI集群的万卡互联;兆驰集成规划2026年量产CPO模块,目标市场为800G/1.6T数据中心。

写在最后

展望未来,光子芯片的发展前景广阔。短期来看,在2025-2027年,数据中心与AI算力将成为主要驱动力。光模块市场规模将以17%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预计2030年达到110亿美元,硅光芯片渗透率预计从2025年的25%提升至2030年的60%。

中期,在2028-2030年,光子计算与量子通信将迎来发展机遇。光子矩阵运算单元(PMU)有望替代传统GPU,算力密度提升100倍;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将依赖光子芯片实现城域级覆盖。长期而言,在2030年以后,将进入光子-电子融合时代。光电混合芯片将占据高端计算市场80%的份额,推动ZB级算力时代的到来。

请扫码关注数字化经济观察网
责编:左右
参与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