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革新与生态构建:AI智能眼镜产业的“水下战争”全面升级

电子发烧友网 莫婷婷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传统带显示屏的AR设备,以轻量化、高集成度为特征的无显示AI智能眼镜正异军突起,凭借更自然的交互方式和更广泛的应用适配性,成为产业迭代升级的新风口。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随着AI智能眼镜的升温,AI智能眼镜成为WAIC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火爆的展区之一。

电子发烧友网关注到XREAL、Rokid等AR圈的明星企业亮相现场,XREAL展示了最新发布的旗舰新品XREAL One Pro,并开放AR+AI主题体验空间。在“有趣的AI伙伴”体验中,XREAL运用先进视觉算法实时将二维图像转化为三维立体画面,带来更具空间感与交互性的视觉效果。Rokid现场演示了借助语音指令操控智能眼镜实现咖啡购买的创新功能。首镜科技则展示了面向工业级的双目工业头盔以及AR远程协作平台等AR产品。

图片来自企业提供

AI智能眼镜三大关键词:AI、轻量化、近视友好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传统带显示屏的AR设备,以轻量化、高集成度为特征的无显示AI智能眼镜正异军突起,凭借更自然的交互方式和更广泛的应用适配性,成为产业迭代升级的新风口。

阿里夸克AI智能眼镜,融合通义千问AI能力

在WAIC 2025上,阿里巴巴向业界展示了万众期待已久的AI智能眼镜——夸克AI眼镜,并公布了相关技术研发进展,该产品已经完成研发,预计在今年正式发布。

阿里在AI智能眼镜的布局上有天然的优势,特别是其AI技术层面的沉淀。这款智能眼镜已深度集成通义千问大模型,此举标志着阿里AI技术向消费端延伸的战略正加速落地至多元硬件形态,成为其AI to C战略深化的重要抓手。

图:夸克AI眼镜

软件、生态是库克AI智能眼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作为阿里巴巴AI能力与生态协同的集大成者,夸克AI眼镜深度整合阿里及支付宝生态资源,搭载通义千问大模型与夸克最新AI技术,将高德导航、支付宝快捷支付、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高频场景无缝融入日常使用,构建起覆盖出行、消费、办公的全链路智能生态。

例如导航场景,与高德联合开发近眼显示导航系统,支持骑行/步行等移动场景的精准路线指引。据了解,夸克AI智能眼镜的显示技术由JBD提供MicroLED微显示产品蜂鸟MiniⅡ。JBD官方表示,夸克AI智能眼镜采用双MicroLED光引擎方案,支持合像距离可调,确保在室内外、远近场景中均可实现最佳画面显示。

当前,AI智能眼镜的功能正在往在支付与消费延伸,夸克AI智能眼镜在支付宝生态资源的支持下,成为具备支付功能的最佳载体,该眼镜集成支付宝“看一下”快捷支付、淘宝实时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功能。

李未可展示23g City系列AI眼镜

今年5月,李未可发布了三款重磅新品,分别是李未可View AI拍摄眼镜,李未可City AI眼镜、City Air AI眼镜。此次WAIC上,李未可展示了上述产品。

李未可科技创始人、CEO茹忆在WAIC 2025人工智能精英夜话活动上再次强调了公司要打造轻量化的产品,将重量控制在40g以内。“眼镜是与我们交互器官距离最近的可穿戴设备且能满足全天佩戴需求。若要在眼镜上深度研发AI,我们的产品逻辑非常明确:我们要将重量严格控制在40克以内,打造真正能全天佩戴的眼镜、随时响应的AI助手。”

40g已经成为决定AI智能眼镜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分水岭,李未可今年发布的三款均在40g以内,其中City Air无框版重量仅为23g。

此外,在硬件上,View AI眼镜搭载了高通4nm制程的骁龙AR1平台、1200万像素的索尼IMX681、四麦克风阵列,产品还搭载了李未可零级智能体ZeroAgent,从硬件到软件,实现了高性能计算、清晰影像捕捉、精准语音交互与AI决策能力的全面突破,还针对越南语、印尼语等小语种翻译进行优化,为用户带来强大算力、流畅语音操控的AI翻译系统。

Halliday推出全球唯一支持处方镜片

在此前的CES 2025上,Gyges Labs与Halliday团队正式发布Halliday Glasses AI眼镜。在WAIC上,Halliday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Halliday Glasses零售价2999元(早鸟价2499元,含Halliday Ring戒指早鸟价2699元)。

图片来自企业提供

与市面上大多数AI智能眼镜的显示方案不同,Halliday Glasses采用隐形显示方案——DigiWindow技术,光学显示系统位于右边镜框的上方,可以将信息投射到用户的视野内,因此可以直接采用标准处方镜片。

这也让其成为全球首款支持标准处方镜片的显示眼镜,解决了近视用户的痛点。

Gyges Labs联合创始人兼CEO贾捷阳在接受电子发烧友网采访时曾表示,传统的AR/VR的显示技术都对眼镜本身的轻便的形态和矫正视光学能力有所破坏,公司的思路是先眼镜,再是智能眼镜。“我们一直把眼镜排在第一位,尊重眼镜本身的形态以及眼镜给用户带来的基础价值——视力矫正。这是我们DigiWindow跟眼镜匹配的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跟其他路径最大的区别。”

除了DigiWindow隐形显示技术,Halliday Glasses的核心技术还有主动式AI助手。眼镜内置基于大模型的Proactiva.ai,功耗可以做到小于50mw,具备会议总结、主动式AI等AI功能。

在展会上,Halliday Glasses脱颖而出,这也意味着搭载创新显示形态的产品受到关注。随着Halliday Glasses叩开中国市场大门,其后续将在AI智能眼镜领域掀起怎样的变革浪潮,值得期待。

百镜大战是一场水下的战争

当前,不少业内人士都看好AI智能眼镜未来的趋势。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表示,AI眼镜会是智能穿戴方向最重要的产品形态,它将成为人类另一双“眼睛”和“耳朵”,具备极强的场景穿透能力。

上述列出的AI智能眼镜只是WAIC 2025上的冰山一角。可以看到,随着AI技术的深度赋能,AI智能眼镜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加速度。多元的产品形态持续开拓着消费级与行业级的创新应用场景。

为何AI智能眼镜能够在今年突然吸引众多玩家加速布局,笔者认为有三大关键:一是AI能力的进化与落地,二是芯片等元器件性能的迭代,三是应用垂直化。

在AI能力的进化与落地方面,“眼镜一定会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这将催生个人数据量的急剧爆发。全场景的业务覆盖和领先的AI能力正是阿里巴巴最为擅长的。”宋刚强调。

X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在XREAL One Pro发布会上也提到:如果过去的多点触控造就了今天智能手机的大辉煌,我们认为AI会催生出下一代的终端,而AI的特性会让下一个终端离我们的眼睛、嘴会非常近,而AR或者AI眼镜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代AI发展之后绝对的终端。

在AI技术上,特别是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应用,让人机交互有了更多的可能,新的交互能力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在芯片技术方面,高通在今年6月,升级AR 1平台,正式推出骁龙AR1+Gen1芯片,带来增强的图像质量,体积缩小26%,功耗降低7%,具备运行SLM的能力,能够运行参数规模达10亿的Meta Llama-3.2-1B等端侧小型语言模型。瑞芯微的RK3588,采用8nm先进制程,带有6TOPs NPU,适用于需要高性能计算的AI眼镜应用。

此类硬件层面的突破性进展,为当下愈演愈烈的“百镜大战”构筑了坚实的技术根基。徐驰提到,“百镜大战”有非常多的创新不是发生在水面上的、不是靠营销,而是“水下的战争”,靠真真正正把一些卡脖子的、非常卡体验的核心技术环节解决好,包括芯片、光波导、AI等技术。

在应用垂直化方面,例如支付功能、更强大的AI翻译等扩大市场应用场景,也让AI智能眼镜从单一“听歌拍摄”设备朝着集生态协同、多模态交互、场景化服务于一体的下一代AI穿戴设备进化。

小结

可以说,百镜大战这场“水下战争”的本质也是技术底座与用户体验的双重博弈。如今AI智能眼镜站在技术革新与场景落地的交汇点,从芯片算力迭代到显示方案、声学体验、交互方式突破,从大模型赋能到生态协同深化,产业已跨越单纯硬件堆砌阶段,进入“软硬一体+场景深耕”的新周期。

请扫码关注数字化经济观察网
责编:左翊琦
参与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