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软件的出路在“举国体制”?

CAD札记杂谈 CAD小丸子
根据行业特点及市场现状,要发展国产工业软件,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才是出路。这个过程离不开行政手段的干预,而不能完全放任市场化的自由发展。接下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举国体c制”才是出路。

根据行业特点及市场现状,要发展国产工业软件,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才是出路。这个过程离不开行政手段的干预,而不能完全放任市场化的自由发展。接下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举国体c制”才是出路。

一、为什么是举国体制?

1、行业特点与企业社会主体责任的矛盾

工业软件是工业发展的核心基础和命脉,关系到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具有极高的社会使命感,但同时又具有“技术壁垒高、发展周期长、市场容量小、经济回报慢”的特点。而作为企业,其核心价值首先是“盈利”,只有解决好了自身的盈利问题,才能谈社会责任、社会贡献。所以,要让企业全心全意的做好国产软件,首先要想办法解决企业的“盈利”问题,至少也得是生存问题,否则谈何理想。

目前我国的国产工业软件呈现“小而散”的问题,市场集中度非常低。以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CAD的国内市场来看,根据IDC发布的报告,2022年我国CAD市场总量尚不足50亿元,其中仅达索、西门子、欧特克三家公司就瓜分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国内的代表企业中望、浩辰、数码大方占比不足14%。但你对比一下其他行业,这个市场容量真是小的可怜。

2、缺少应用场景

工业软件的核心是“工业”,好软件是“用”出来的。我国虽然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是我们的工业底子并不扎实,缺少历史大数据的沉淀。

同时还是回到“企业”的属性,作为企业肯定效率优先,那自然会选择更成熟的国外软件,这反倒为国外软件中国化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拉大了国内软件与国外软件的差距。

二、如何发挥举国体制优势

目前我国在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领域,已经出台“应替尽替、能替则替”的相关政策,试图用政策引导的方式促使企业采购国产软件,但只有政策导向是完全不够的。如果我们的国产工业软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业务需求,必然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大不了我购买几套国产软件放在那里应对检查,平时该用什么软件继续使用。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对国产软件的发展没有实质性帮助。

从整个宏观来看,目前我国在软件资源的投入上存在比较明显的资源错配问题。据统计,我国大型国央企每年在工业软件的购买经费在千万起步,而反国产工业软件企业却得不到发展所需的资金。成立于1998年的某国产软件企业,也直到2018年才完成第一笔总额数千万的融资。所以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适当的采用行政手段去调控、引导甚至干预工业软件的发展是必要的。政府需要牵线扶持几家有特色的工业软件企业,除了给予资金扶持外,结合各家企业的优势特点,与相应的国央企结成CP,充分发挥软件企业在内核、软件架构、功能实现方面的优势,而国央企则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应用场景,联合开发,共研共创。

现在很牛的CATIA不也是依托达索航空的业务需求发展起来的嘛。日本政府采取严格的行政手段保护本国农业发展;美丽国也在通过政府干预促使制造业回流。所以,行政干预并不是一个low的工具,也没什么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讲。

而这如果完全交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是很难做起来的,至少在工业软件行业是如此,所以政府必须出手,举国体制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出我们自己好用能用的工业软件,也就根本上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

请扫码关注数字化经济观察网
责编:高蝶
参与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