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厂商纷纷自研系统,为何不用鸿蒙OS?
如果你是一位国产手机的用户,你可能已经习惯了使用安卓系统。安卓系统是谷歌开发的一款开源的操作系统,它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和设备,拥有庞大的软件生态和用户群体。根据IDC的数据,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16亿部,其中安卓系统占据了83.8%的市场份额。安卓系统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国产手机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机会。
然而,近年来,安卓系统的局限性和风险也逐渐显现。一方面,安卓系统的碎片化问题严重,不同的手机厂商和设备需要适配不同的安卓版本和定制层,导致系统更新和维护的成本和难度增加,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降低。另一方面,安卓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受到质疑,谷歌对安卓系统的控制力度和收集用户数据的能力不断增强,国产手机厂商和用户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受到威胁。更重要的是,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和禁令,让国产手机厂商意识到,依赖安卓系统的风险和危机,可能随时爆发。
因此,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开始自研操作系统,以摆脱对安卓系统的依赖和制约,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核心技术。目前,已经有三家国产手机厂商推出了自研的操作系统,分别是华为的鸿蒙OS,小米的澎湃OS和vivo的蓝河OS。那么,这三款自研系统都有什么特点和优势呢?为什么国产手机厂商不直接使用华为的鸿蒙OS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解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华为的鸿蒙OS。华为的鸿蒙OS是由于美国的制裁而诞生的,它是华为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战略选择。华为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开放的鸿蒙生态,让更多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加入进来,共同推动鸿蒙OS的发展和应用。为此,华为已经将鸿蒙OS开源,成立了开放鸿蒙开源基金会,鼓励其他手机厂商和设备厂商使用鸿蒙OS3。华为认为,鸿蒙OS是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不是安卓的替代品,也分的手机进行升级。澎湃OS的优势在于它的性能、智能、安全和生态,可以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跨终端、跨场景的无缝体验,同时也为开发者提供了简单、高效、稳定的开发平台。
那么,为什么国产手机厂商不选择使用鸿蒙OS,而要各自为政呢?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鸿蒙OS是一款非常优秀和有前景的操作系统,它的分布式、全场景、开源的特点,可以为用户和开发者带来更加广阔和便捷的体验和平台。鸿蒙OS的开源计划,也为其他的手机厂商提供了一个参与和使用的机会和渠道,可以共享鸿蒙OS的技术和资源,共建鸿蒙OS的生态和市场。那么,为什么国产手机厂商不选择使用鸿蒙OS呢?
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战略的考虑。国产手机厂商都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可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自研系统,而选择使用鸿蒙OS,因为这样可能会损失自己的品牌特色和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受到华为的影响和制约,失去自主的控制和决策的权力。
二是技术的考虑。国产手机厂商都有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可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技术成果,而选择使用鸿蒙OS,因为这样可能会浪费自己的技术投入和成本,同时也会面临鸿蒙OS的技术兼容和适配的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改和优化。
三是生态的考虑。国产手机厂商都有自己的生态合作和布局,可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生态伙伴,而选择使用鸿蒙OS,因为这样可能会破坏自己的生态关系和利益,同时也会面临鸿蒙OS的生态竞争和冲突的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和沟通。
四是用户的考虑。国产手机厂商都有自己的用户群体和需求,可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用户忠诚和满意,而选择使用鸿蒙OS,因为这样可能会影响自己的用户体验和口碑,同时也会面临鸿蒙OS的用户教育和培养的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推广和引导。
综上所述,国产手机厂商自研系统是为了摆脱对安卓系统的依赖和制约,但也面临着软件生态的建设和兼容的问题,而使用鸿蒙OS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但也存在着戒心和疑虑。那么,未来的趋势和方向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国产手机厂商应该共建和使用一个操作系统,是做大自主生态的最好选择。这样,可以避免安卓系统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也可以避免自研系统的分散性和割裂性,同时也可以利用鸿蒙OS的开放性和协同性,实现技术的共享和创新,生态的共建和发展,市场的共赢和壮大。这也是符合国家的战略和利益,符合行业的发展和规范,符合用户的需求和期待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