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长假将至,“旅游搭子开盲盒”需谨慎
“旅游搭子”到底暗藏多少陷阱?9月2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指出确实有不少网友与“旅游搭子”收获了愉快的旅行体验,不过,在这种“友好而有边界感”的美好愿景下,隐藏着新的骗局和风险。
中秋、国庆长假将至,不少网友借助社交平台寻找志同道合的“搭子”,准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网络发帖找“旅游搭子”类似于开“社交盲盒”,开出“神仙搭子”的机率和踏入“搭子陷阱”的机率是一样大的。如果能开出同频共振的“旅伴”,将会为旅行带来别样的惊喜,但是一旦掉进“搭子陷阱”,就会成为“待宰的羔羊”。因此,“旅游搭子开盲盒”需万分谨慎,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怀有侥幸心理。
很多网友寻找“旅游搭子”,找的是一份安全感,这份安全感包括了物质与精神层面。对于部分“学生党”和“上班族”而言,旅游的首要难题是经费问题,他们寻找“搭子”分摊食宿费用,降低经济负担,寻找物质上的安全感。而部分网友因为缺乏单人旅行的勇气,想要与“搭子”结伴而行,寻找精神上的安全感。但是“旅游搭子”本身是否安全?是存疑的。
网络“旅游搭子骗局”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以搭子之名,行隐形推销之实。小红书用户“瑞秋”曾发帖指出,自己遇到过一个托,是给旅行社拉顾客的,等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时,已经无法退款了。
其二,以搭子之名,行网络诈骗之实。不少网友认为“旅游搭子”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诈骗手段,发帖人声称自己旅游经验丰富,能够安排好所有行程且价格实惠,发的帖子和评论互相为托以诱导网友,网友一旦上钩将费用转账,这些人立马“跑路”。在今年9月,重庆游客赵女士就因为轻信“旅游搭子”可以帮忙预订酒店房间,损失了3000元定金。
其三,以搭子之名,行骚扰女性之实。“旅游搭子被指涉黄”的话题曾登上热搜,引发网民的高度关注。小红书用户“安之若素”指出,自己曾发过找“旅游搭子”的网帖,之后被好几个人私信,没聊几句就让加微信,但对于旅行却只字未提,对于网络上那些“找旅游搭子,只限女生,女生免费”等的帖子千万不要相信。此外,据中新网调查,“旅游搭子,费用全包”成为了一句暗语,在此类帖子标题下,通常还注明“仅限女生,各取所需”,而“绿色还是非绿”的话语则包含涉黄交易。虽然不少平台已对全站“旅游搭子”笔记进行了全量回查,但是仍然有部分帖子和评论编造新的暗号,发布涉黄交易的言论。
开“旅游搭子盲盒”,除了可能会面临上述三大骗局,还可能遇到“临时反悔”“费用扯皮”等难题。找“旅游搭子”不仅仅是找一个同行的人那么简单,双方的旅游时间和地点是否一致,双方的性格、年纪、爱好、消费能力是否同频,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双方产生矛盾,一样会破坏旅游的好心情。
“搭子社交”本身是一种网络交友有效手段,深受年轻人喜爱。但是一旦涉及财产或犯罪问题,就应当保持警惕,尤其是“旅游搭子”这类涉及线下见面的社交活动。寻找“旅游搭子”的网友一定要擦亮双眼,认真核实对方身份信息,保存好相应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如果遇到损失或犯罪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社交平台也应当承担起主体责任,严格审核帖子内容,高度重视网友的投诉和举报,定期复查带有相关标签的交友帖,提供健康可持续的网络社交环境,为网友提高开出“神仙搭子盲盒”的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