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畅:“东数西算”一年 ,算力如电力还需加强三方面

通信产业网 崔亮亮
曹畅表示,未来,诸如自动驾驶、大视频、元宇宙等大计算业务场景将依托云、智算中心、超算中心等实现,这就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将CT、IT和DT的能力打包提供,超级融合,达到“算力即服务”的目标,每个产业的能力均需做强,使其产生化学效应,实现“1+1+1>3”的效果,形成理论科研、行业应用等一系列的标志性成果。体现“东数西算”工程的价值和意义。

2023年2月是“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一周年。中国联通研究院智能云网技术研究室主任曹畅认为,评价算力网络的发展要从三方面来看。

首先,从项目建设来看,东西部各地热情高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启动“东数西算”工程以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涵盖8个枢纽节点、10个数据中心集群。各个地方政府在配合国家枢纽建设的同时,紧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区域特点,推行各类创新举措,规划建设了一批适应当地情况的算力基础设施,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次,从应用场景来看,在“东数西算”“东数西存”基础上,又拓展出了“东数西训”“东数西渲”等场景概念。“东数西训”,指的是AI模型的训练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可以在西部执行训练。“东数西渲”,指的是影视、游戏等后期制作环节放到西部进行渲染。这些对存储、算力要求高,但对数据实效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都将成为“东数西算”未来应用的重要支点。

最后,从技术研发来看,算力网络需要从架构、协议、度量等方面协同演进,构建面向算网一体化的新型基础网络。目前,算力网络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包括算力度量、算力调度等关键技术。需要构建统一的标识和度量体系,支持对全网算力节点进行统一的算力标识管理与分配,完善算力度量理论,建立衡量算网性能、计算量等指标的综合标定技术。算力调度是“东数西算”的最核心功能,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将算力安全实时地传送到指定接口,是算力网络满足客户需求的保障。中国联通作为算力网络的首家提出单位,高度重视算网技术研发,目前已经推进算力网络技术创新研究、标准制定、相关设备和平台研发等工作,如在国内(CCSA)和国际标准(ITU)组织中进行了一系列算网架构、调度、标识等标准立项,同时提出了算网可编程调度体系与SID as a Service(SIDaaS)理念,并实现了原型系统的研发。

“‘东数西算’工程的总体方向已经明确,算力网络如何发展到像当前的电力服务一样的水平,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曹畅认为,要看到如下一些问题。

第一,投资效益的测算还有待细化,特别是考虑低碳、占地等指标,从评估理论到测算方法,业界还在探讨之中,且西部跨域远距离的网络流通能力仍有待提高,中西部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分布相对不足。

第二,“杀手级”的应用场景仍未出现,业务方向有待明确,目前相关的业务场景也未产生规模效益,以试点验证居多。

第三,技术研发的标准化有待加强,作为国内提出的技术体系,特别要发挥好CCSA等国内标准化组织的作用,推动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提高算力网络服务企业间的兼容性和互通性,推动“东数西算”向泛在算力服务方向发展。

曹畅表示,未来,诸如自动驾驶、大视频、元宇宙等大计算业务场景将依托云、智算中心、超算中心等实现,这就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将CT、IT和DT的能力打包提供,超级融合,达到“算力即服务”的目标,每个产业的能力均需做强,使其产生化学效应,实现“1+1+1>3”的效果,形成理论科研、行业应用等一系列的标志性成果。体现“东数西算”工程的价值和意义。

请扫码关注数字化经济观察网
责编:高蝶
参与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200